我的股票

    名稱 現價 升跌

    資料報價延遲十五分鐘

    【何車評股】比亞迪 巴克萊睇222.42元

    【分析】 2025/08/06 10:28

    【now.com財經】《Follow Up 》5大手機設備股中,比亞迪電子(00285)最落後,估值最吸引,以下是同業預測估值比拼:

    • 比亞迪電子(市值798億元):市銷率0.38倍、PE 14.2倍、PB 1.98倍;

    • 高偉電子(01415)(市值237億元):市銷率0.84倍、PE 16倍、PB 4.4倍;

    • 瑞聲科技(02018)(市值486億元):市銷率1.43倍、PE 18.5倍、PB 1.77倍;

    • 舜宇光學(02382)(市值817億元):市銷率1.73倍、PE 21.8倍、PB 2.7倍;

    • 丘鈦科技(01478)(市值148億元):市銷率0.73倍、PE 22倍、PB 2.41倍。

    7月10日於32.15元薦買比亞廸電子,昨日(5日)收報35.42元,較薦前升10.2%,勝恒指(同期升4.2% ),仍較今年2月高位61.55元低達42%。現將目標由43元上調至46元,30%水位在後頭。麥格理7月睇53.2元(高過現價50% )。

    ---

    比亞迪股份(01211)(H股市值4,129億元,A+ H總市值10,351億元)上周五晚(1日)發表7月份汽車銷量後,彭博收集得9份大行報告,平均睇162.78元(高過現價45% ),最牛巴克萊銀行(英國第二大銀行),睇222.42元(高過現價98% )。

    9 RSI 跌至24

    一,比亞迪上周一(7月28日)收報128.1元,當日紅股(1送2)送到股東手上,上周二(7月29日)起股價大跌,7月份汽車銷量欠佳,加重股價跌勢,昨日(5日)收112.1元,6個交易日累計跌去12.5% (同期恒指只跌2.6% ),A + H總市值蒸發近千五億元。(千五億元=過去3年盈利總和的1.6倍。)

    6個交易日大跌後超賣,昨日收市9RSI只有24.0,股價111元最低時9 RSI 更在23以下。2022年1月至今,共有7次9 RSI 跌破25之後即告反彈。

    二,2024財年(12月年結),比亞迪營收7,771億元人民幣,增29%;純利402.54億元人民幣,增34%。

    2025財年Q1,營收1,704億元人民幣,按年升36%;純利91.55億元人民幣,按年激增1倍。全年盈利預測541億元人民幣(EPS 5.96元人民幣),增幅34%,預測PE 17.2倍、PB 3.88倍。過去7年平均PE 77.3倍、平均PB 4.54倍。

    比亞廸與本港掛牌同業比較,估值與市銷率吸引得多。以下是今年同業預測估值比拼:

    • 比亞迪(市值10,351億元):市銷率0.97倍、PE 17.2倍、PB 3.88倍;

    • 理想汽車(02015)(市值2,201億元):市銷率1.25倍、PE 20.5倍、PB 3.5倍;

    • 零跑科技(09863)(市值830億元):市銷率1.22倍、PE 214倍、PB 6.87倍

    • 小鵬汽車(09868)(市值1,431億元):市銷率1.58倍、負PE(2026財年PE 57倍)、PB 4.63倍;

    • 蔚萊(09866)(市值802億元):市銷率0.87倍、負PE(2026財年PE 63.8倍)、PB 63.8倍。

    Tesla PE 178倍

    三,去年,比亞迪電動車銷量176萬輛,略低於Tesla(美:TSLA)的179萬輛,但若計入混能車,比亞廸銷量已超過Tesla。Tesla市值78,304億港元,相等於比亞迪的7.6倍,今年預測PE高達178倍、PB 13倍,即使不以電動車股視之,而當作超級科技股,如此估值仍是超高,比亞迪的值博率遠在Tesla之上。

    四,今年3月底,比亞廸手上淨現金980億元人民幣,財政穩健。

    零跑PE 214倍

    五,今年以來,電動車股中零跑升幅91%,跑得最快,2025財年預測PE 214倍、PB 6.87倍。比亞廸身為龍頭,今年股價升幅26%,遠低於零跑,預測PE 不及零跑的10%,PB為零跑的5成半。貨比貨,沽零跑換馬到比亞廸是划算之舉。

    六,美國股神巴菲特的巴郡(美:BRK/A),去年7月16日持股量降至4.94%,相信現時已經清倉或所餘無幾。

    比亞迪超賣,現價112.1元,較5月高位159.27元調整30%,目標148元,潛在升幅32%。中金8月睇178元(高過現價59% ),中信證券9月睇167元(高過現價49% )。

    免責聲明:本專頁的內容只供參考,投資者應依照自身風險屬性及判斷,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負損益,任何損益概與本專頁無涉。 

    想睇更多財經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