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股票

    名稱 現價 升跌

    資料報價延遲十五分鐘

    標籤: 中國

    美銀:中資股今年表現與自身基本因素存在很大差距

    【中國】 信報財經新聞 20小時前

    【信報財經新聞】美銀中國研究部聯席主管兼首席中國策略師吳旖在記者會上指出,中資股今年表現與其自身基本因素存在很大差距,儘管企業盈利上調幅度不多,甚至是出現下調,但股市卻持續向上。她認同,中資股某些領域出現過熱跡象,尤其是在岸市場。

    吳旖解釋,中資股由年初至今,其上升題材輪換速度極快,於1個月甚或是短短數周時間,市場熱門投資題材便有所轉變。回顧今年2月份上升的是Deepseek相關股,3月份則有人形機械人,再數到之後的新消費、創新藥、穩定幣、「反內捲」板塊,現在又回歸人工智能(AI)股份。

    在投資主題快速輪換的股市當中,吳旖指認為即使是專業投資者亦很難追趕新趨勢,對散戶而言這種市況的風險則更高,尤其是利用槓桿追逐熱門題材與小型股的散戶。

    市場不應期望未來有大量內地民眾存款流向A股

    市傳內地監管機構出手降溫A股,吳旖認為,倘若民眾選擇將存款投入高息股,當局會較為安心,但實際情況是散戶相對於高息股,更熱衷於追入A股市場內的倍升股。吳旖認為,市場不應期望未來會有大量內地民眾的存款流向A股,因有關狀況對內地金融系統穩定性並不健康。

    儘管如此,吳旖指流動性推升股市估值的情況,現時不單單在中國發生,而是一種全球性現象,歐洲、南韓,甚至是台灣及日本股市,近期上升都是由流動性推動。事實上,中資股現時的13倍市盈率,相對於大部分全球主要股市仍算便宜。

    對於中資股之前出現估值上揚,她相信某程度上是市場以往對中國過份悲觀的看法終於有所修正。展望未來兩至三年,吳旖認為中資股仍會繼續處於良好狀況,因為其估值相對其他股市不算過高,加上中國正在尋求開拓創新能力。

    想睇更多財經消息